研究人員警告,引起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 HPV),亦可能會經口交傳給性伴侶,導致口腔癌。
所以現時針對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男性亦應注射,預防口腔癌,並建議給男女童注射。
美國在近期的口腔癌個案,發現 60%-80%由 HPV引起,在瑞典的情況亦日益,由 HPV引起的口腔癌個案,增加 70%。研究人員正調查 HPV是否還與其他癌症有關。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歐洲常見雜草「南歐大戟」汁液可治療非色素瘤皮膚癌
澳洲研究雜草汁可治皮膚癌
2011年01月31日 (11:35 am)
澳洲研究學者在新一期《英國皮膚病學雜誌》上發表臨床試驗,發現歐洲常見的雜草「南歐大戟」的汁液,可用於治療非色素瘤皮膚癌,並且對一些不適合採用現有療法的患者有效。
非色素瘤皮膚癌是最常見的一類皮膚癌,多發於老年人,通常可用手術、冷凍等手段治癒,但對一部分患者無效,而且有些患者由於年齡等原因不適合採用這些療法。
研究人員稱,這一結果顯示了南歐大戟汁液提取物在治療皮膚癌方面的前景,目前認為是其汁液中一種代號為PEP005的物質發揮了作用,今後將通過大規模研究來進一步驗證這種物質的功效。
南歐大戟是一種大戟科植物,廣泛分佈於歐美等地,是房前屋後或園林中常見的雜草,中國也有分佈。南歐大戟在歐洲被當作一種民間草藥由來已久,用於治療皮膚病、哮喘和癌症等等。
2011年01月31日 (11:35 am)
澳洲研究學者在新一期《英國皮膚病學雜誌》上發表臨床試驗,發現歐洲常見的雜草「南歐大戟」的汁液,可用於治療非色素瘤皮膚癌,並且對一些不適合採用現有療法的患者有效。
非色素瘤皮膚癌是最常見的一類皮膚癌,多發於老年人,通常可用手術、冷凍等手段治癒,但對一部分患者無效,而且有些患者由於年齡等原因不適合採用這些療法。
研究人員稱,這一結果顯示了南歐大戟汁液提取物在治療皮膚癌方面的前景,目前認為是其汁液中一種代號為PEP005的物質發揮了作用,今後將通過大規模研究來進一步驗證這種物質的功效。
南歐大戟是一種大戟科植物,廣泛分佈於歐美等地,是房前屋後或園林中常見的雜草,中國也有分佈。南歐大戟在歐洲被當作一種民間草藥由來已久,用於治療皮膚病、哮喘和癌症等等。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臺灣中央通訊社1998-12-07報道香港瑪麗醫院請陳老師為癌病人舉辦郭林氣功培訓班
中央通訊社 | 1998-12-07 | |||||
|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七日電) 香港瑪麗醫院最近為癌症病人開設氣功班,以研究氣功對治療癌症的效用。 這是香港西醫體系首次引進氣功療法,為治療癌症打開新頁。 到目前為止,瑪麗醫院已先後舉辦了三次氣功訓練班,每次為期兩個月,參加者必須是醫院內的癌症病人或已康復但仍須接受治療的人。 據稱,訓練班反應良好。 這家政府醫院開辦氣功班只屬試驗性質,並計劃於明年中就這次試驗正式發表研究結果。 據報導,在瑪麗醫院教授氣功的師父是來自北京的陳秀坤,教授的氣功屬於「郭林功」。陳秀坤曾患上乳癌,後來一邊接受電療,一邊學習郭林氣功,結果康復了,其後她在北京教授癌症病患練習氣功。 陳秀坤是一名化學家,前年與丈夫移居香港,經自薦後,現時分別在瑪麗醫院和黃大仙癌協綜合服務中心教授氣功。 她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表示,氣功可以提升病人的體質,抵抗癌細胞。 香港腫瘤化療學會主席邵祖德醫生表示,目前仍未有科學證據證明氣功可以成功治癌。但他相信,氣功的確有強身健體之功。 他指出,氣功教人保持身心安靜及呼吸空氣的技巧,有助紓緩癌症病者的心理創傷,加上病人齊集一起,令大家互相支持,這就是西方醫學界的群體治療法。 |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台湾研究发现: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产品与输尿管癌发病风险上升有关
路透社报道,台湾的一份研究发现,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产品与输尿管癌发病风险上升有关。
马兜铃酸,俗称木通,为部分草本植物的天然成分,中医药常用马兜铃酸类中草药来治疗肝炎、尿路系统感染、鼻炎、痛经与湿疹等病。
先前的研究显示马兜铃酸与尿路上皮癌存在关联,而本次研究则是对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与癌症间关联性的首次研究。在新的研究中,台湾研究人员分析了4,594名输尿管癌患者的病历,并将分析结果与174,701名未罹患该症的人群做对比。
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如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输尿管癌的发病机率会大大增加,且服用的剂量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以国立台湾大学王荣德教授为首的研究人员呼吁禁止马兜铃酸类药品,“除了禁止任何含有马兜铃酸的药品,我们还建议继续对可能掺入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加强监管。”
訂閱:
文章 (Atom)